天津大学化工学科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当时的北洋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高校的化工系合并组成,1997年,在原化工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长期以来,化工学院秉承“坚持一流标准,培养一流人才,争创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的发展目标,“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学科评估“四连冠”,“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124人,副教授13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973”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名。国家百千万1、2层次人选7名,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37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8个。王静康院士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化学工程与技术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历经几代教育家的共同努力,建成了化工领域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培养体系,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新技术推广工程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2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实验室3个。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40余项,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4项、二等奖16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0余部。学生共获30余奖项,其中国际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项,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影响国计民生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发挥学科优势,努力提高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2014年-2017年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945篇,其中一二区收录1844篇,IF≥10的原创性研究论文111篇(含合著),申请国内专利1160项,授权专利625项,获得国际专利24项,获批7+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2项,四年累计科研经费为8.6亿元。在基础研究领域方面,合成生物学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2篇及合作论文3篇,奠定我国在人类基因组化学合成这一领域的国际地位;在大型填料塔分离技术、医药结晶技术、生物加工技术、新型催化剂与反应技术等多项成果处国际先进水平,在相关行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依托优质的学术资源与人才储备,学院已形成具有“海外学历或海外留学经历”的能够胜任国际留学生教育的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全英文课程学习体系、国际化教学科研培养体系以及管理服务体系。2015年起,学院积极探索并稳步推进外国留学生招生和培养工作,截至2017年12月,学院累计招收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48名留学生,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培养具有化工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亲华、友华、知华、爱华”人士做出贡献。
近年来,化工学院与美国伯克利大学、密歇根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签署了20余项校、院级国际合作协议,建立9个国际联合基地(中心),接收外籍博士后和交流交换进修海外学生近400人,提升了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促进了与世界著名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建院以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求实创新、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院训,在教育教学、人才队伍、研究设施、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为建设世界一流化工学科而努力奋斗!
联系方式:022-27403389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新时间:2024-05-27